第(2/3)页 “……” 朱能在中军大帐内的时候,是一副菩萨心肠。 上了点将台,他就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。 简短的一句话,就调动起了将士们的士气。 大有一番不破玉门誓不还的架势。 “攻!” 朱能的誓师宣言,仅有简短的一句。 简短的让寇季觉得难以置信。 寇季只是稍微猜测了一下,大致就猜测出朱能誓师宣言简短的原因。 说再多花里胡哨的话,也不如简短的赏赐宣言来的实在。 将士们拿命在战场上拼杀,拼的是什么? 是富贵。 在当兵成为了一种职业以后。 吃响就成了他们最在意的事情。 赏赐才是他们最关心的。 其他的他们并不在乎。 至少大多数人是不在乎的。 在朱能下达了攻打玉门关的命令后,四万多将士,足成一个个的战阵,出了军营,一步步的踏向了玉门关。 四万多将士们足成的战阵很独特。 盾兵开道,在前面足成了千人的两个方阵。 其后是两个千人的枪兵方阵。 两翼呈八字展开,刀枪兵混合,足成了两个万人方阵。 推着攻城车、投石机等大型军械的将士,在正中足成了四个方阵。 马军在后方足成了一个万人的战阵,封了阵口。 军阵在出营的那一刻,就缓缓组成。 等到马军出营的那一刻,彻底成型。 徐徐向玉门关推进了过去。 寇季直到这一刻才明白,为何他自谦的声称自己不懂兵事,其他人却没人反驳。 如此阵型,他看不太明白,也布置不出来。 虽然他大大小小的战事也经历了不少。 当如此阵型,他还是第一次见。 居高临下的看,阵型像是一个梯形。 看着简单,布置起来却并不容易。 要准确的将命令传达到每一个将士耳中,阵型才不会出现慌乱。 一旦有将士出错,影响的就是一大片人。 整个阵型就会因此出现慌乱。 如此阵型,对领兵大将、各级将校、各级兵卒,都有所要求。 不仅要做到令行禁止,还要经常操练,才能做到。 寇季依稀记得,他在后世的时候,后世的很多人对后世的军阵之道十分推崇。 觉得后世的军阵之道,远比古时候要强。 寇季在后世的时候,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。 可直到他亲眼目睹了古时候的军阵之道以后,他才明白,古时候的军阵之道,一点儿也不必后世的差。 不仅如此,还要强过后世的军阵之道。 在通讯设施匮乏的年代,要维持一个兵马数量庞大的军阵,难度远比后世要高无数倍。 寇季跟在朱能身边,一直居于阵中,所以他能看到朱能是如何运行这一座四万多人组成的大阵的。 从入阵的那一刻,到一行人全部出现在了玉门关之前。 朱能只下达过三个命令。 要知道,此时此刻,朱能统领的并不是自己亲手训练出的永宁军,也不是自己亲手训练出的龙神二卫。 而是跟朱能很少有交际的兴国军。 兴国军能在朱能指挥下,轻易的完成这么一座军阵。 这说明他们平日里没少在底下训练。 寇季以前有点看不起禁军将士,觉得禁军将士很一般。 如今才发现,自己是因为后世的许多知识的影响,对大宋的兵马存在着一定的偏见。 大宋的禁军精锐,还是很强的。 就凭他们能在一个并不熟悉的将领统帅下,能足成一个完善的阵型这一点,就足以说明一切。 “砰砰砰……” 战鼓声在战场上响起。 如同人心在跳动,催动着人的情绪,跟着一起起伏。 当朱能率领着大军压到了玉门关关口的时候。 玉门关城头上响起了沉闷的号角声。 号角声并不是在提醒玉门关内的西夏兵马,有敌来犯。 而是在传达命令。 早在宋军军营里有动向的时候,李元昊就攀上了玉门关的城头。 早在李元昊派遣兵马冲出玉门关的时候,他就做好了大战一场的准备。 城头上的西夏兵们,弯弓搭箭,对着城下的宋军。 城内的西夏铁骑,手握着刀枪,坐在马背上,随时等待着出城冲杀。 第(2/3)页